目前分類:保健常識 (110)
- Sep 12 Wed 2018 17:44
“貧血”勿亂補鐵劑~可能是癌症的前兆
- Aug 16 Thu 2018 16:52
8大祕訣~讓癌症、慢性病遠離你
當今社會,現代人由於生活環境的惡化,越來越多的人患上癌症。那麼,有什麼祕訣能夠預防悲劇發生呢?
這些秘訣,不僅對預防癌症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對預防一些慢性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都有實質幫助。
1保持正常體重:要確保體重維持在正常範圍內,男性腰圍90公分以內,女性腰圍80公分以內。
- Jul 19 Thu 2018 17:42
預防腎結石你必須知道的事情
當石頭阻塞輸尿管或膀胱,造成排尿不順,除了使腎臟腫大外,也提高泌尿道感染的機會。腸胃不適、噁心、嘔吐、拉肚子、便秘,也可能伴隨腎結石產生。有時病人並無結石的症狀,常是因其他疾病做檢查才發現有腎結石。例如中老年的男性,有時因攝護腺肥大壓迫泌尿道,造成排尿不順暢,做檢查才發現也有結石的問題,而且因為石頭慢慢累積於膀胱,病人沒感覺,一發現常已是大石頭。
是腰痠背痛還是有結石?
當石頭還小或是還在腎臟,有時病人並不感覺痛,或僅是隱隱作痛。直到石頭變大,刺激腎臟包膜的受器、或是掉到輸尿管造成阻塞,才會有突發性的疼痛。但是,有的民眾一旦腰痠背痛,便很擔心自己是否「腰子生石頭」。究竟什麼樣的「痛」,才可能是結石引起的?
- May 09 Wed 2018 10:50
「吃香蕉預防抽筋」???
運動風氣盛行,「吃香蕉預防抽筋」的觀念深植人心,不過,吃香蕉真的能預防或及時緩解抽筋嗎?神經內科潘志遠醫師表示,引發抽筋的原因很多,吃香蕉僅能改善因缺鉀造成電解質不平衡的抽筋不適,對其他疾病引起的抽筋幫助不大,難以適用於所有人,尤其臨床的抽筋患者以老年人為多數,抽筋起因主要與慢性病有關,改善應對症用藥。
抽筋的潛在原因很多,改善和預防方法各有不同,並非單純只吃香蕉或喝運動飲料就能緩解。一般人常見的抽筋種類,包括夜間抽筋、運動出汗、肌肉過勞、部分藥物副作用,或本身骨骼異常等。
一、夜間抽筋
- Jan 22 Mon 2018 16:40
保護視力 視網膜檢測不可少
眼睛是靈魂之窗,身體的健康也和眼睛的健康息息相關。
許多人對眼睛健康檢查的印象還是停留在視力檢測、隱形眼鏡及眼鏡的配製。其實每年眼睛健檢,驗光只是其中一部分,其他檢查還包括測量眼壓、檢查角膜、結膜及水晶體的健康,還有眼底視網膜的檢查。除了眼鏡度數的檢測,每年眼睛健檢還須要檢查是否因使用電腦過度所造成的聚焦問題、乾眼、白內障、青光眼及黃斑病變和其他視網膜疾病。
如果將我們的眼球比喻成照相機,眼球前方的角膜和水晶體就相當於相機的鏡頭,而眼底的視網膜也就相當於相機的底片。有完整健康的底片,才能照出好照片,也就相當於好視力。
- Nov 08 Wed 2017 15:52
感冒快吃維他命?
好像有點感冒怎麼辦?趕緊先吞兩顆維他命C?
相信有不少人,每次碰到感冒就會喝感冒熱飲、吞維他命來對付病毒,一次兩次還可以,但若要保持健康體態,這絕對不是長久之計!
很多人為了感冒快快好,都會去藥房買維他命發泡錠或感冒熱飲,別以為熱熱喝真的可以快快好喔!應該儘快就醫找出發燒或咳不停的病因才能對症下藥早期痊癒。
- Sep 11 Mon 2017 15:43
累又變胖~小心是過勞警訊
若上班族在這樣大的工作壓力下,沒有好好的照顧自己的身體,很可能因一心投入工作導致健康惡化,也就是俗話說的「積勞成疾」,嚴重的甚至會產生猝死的現象,即所謂的「過勞死」。
因此,慢性疲勞症候群其實就是造成過勞死的前兆,因過勞死通常發生在年輕力壯的中年人身上,有可能這些人原本就有罹患某些疾病,只是他們不知道或不以為意,或是本來沒有疾病卻積勞成疾甚至死亡。
超時間工作、夜班多、工作時間不規則、長時間睡眠不足、較追求完美主義、個性較緊張焦慮或幾乎沒有任何休閒活動與嗜好的人都是過勞死的高危險群。為讓大家對過勞死有所認識,列出下列四點警訊供大家參考:
- Jul 07 Fri 2017 09:48
“藥品勿亂吃”終身洗腎得不償失
隨著人口的老化以及西化的飲食而增加的慢性病盛行,成為慢性腎臟病增加的一個主要原因,而另一個原因,則跟國人的用藥習慣與觀念有關。一類是門診中常有許多民眾覺得自己腎臟功能不好,就想吃藥讓腎臟變好,甚至是吃來路不明的偏方與成藥;而另一類則是部分已罹患慢性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壓的民眾認為所有的藥物都不好,吃久傷身,所以自行停藥或調整這些應該要好好服用的慢性病用藥,導致慢性病控制不好,進而衍生出腎臟病的合併症。
很多人都知道長期或過量吃止痛藥會傷腎,一般多是因為小便變少來就醫;其實,還有一類型會有大量蛋白尿,小便會有泡泡,而且會全身水腫。這些,民眾吃止痛藥要非常小心很多人服用NSAID非類固醇類止痛藥通常都會有輕微水腫,甚至痠痛貼布中就有此成分,有些人因為頭痛吃這類止痛藥好幾天,就會累積使得鹽份與水份滯留在身體內,然而在停藥後水腫就會消失。
服用這類NSAID止痛藥時,有不少人只是有輕微腳水腫,大都認為沒關係,等停藥後就會改善;其實,即使是有腳水腫也要小心,一定要就醫追蹤,以免腎臟出現惡化病況。
- Apr 13 Thu 2017 15:31
銀杏與抗凝血藥黑白混吃,小心出血風險!
一.服用特定藥物期間 勿使用銀杏製劑
很多人以為食品絕對安全,健康食品及錠狀膠囊狀食品雖然本質是食品,但因經過濃縮萃取等程序,濃度含量已不同於一般食品,食用者應依照建議劑量攝食,切勿存有「多吃多健康」的錯誤觀念。此外,任何健康食品或保健食品進入體內,都可能影響藥品在體內吸收、分布、代謝或排泄,進而改變藥物治療疾病的效果,甚至增加副作用發生機率。食用的銀杏因為會抑制血小板之凝血因子(PAF),如果與抗凝血劑併用,會增強抗凝血藥物的藥效,進而增加出血風險。除此之外,銀杏也可能和其他藥物產生交互作用,例如降血壓藥、抗癲癇藥物等,因此不建議一起食用。
二.銀杏葉 銀杏果 別傻傻分不清楚
- Aug 30 Tue 2016 17:28
家族病史的重要性
家中有人罹患癌症,可能就是自己健康的一大警訊!國人的家族關係一向較其他民族來得緊密,基於生活和飲食習慣相近的條件下,一旦家族中有人罹患了肝、腸等消化系統疾病,家族其他成員罹病的機率就會大增,民眾對家族病史的了解和管理的重要性,絕對不能輕忽。
政府在民國73年開始為新生兒注射B肝疫苗,因此在73年以後出生的民眾,B肝帶原率大約只有1%;可是73年以前出生的民眾,不論男女,目前正屬中壯年,B肝帶原率卻高達15-20%,而B肝和C肝正是屬於肝硬化、肝癌的主要成因,這些民眾都是屬於高好發年齡的危險群。
大腸癌和肝癌的成因之所以跟家族病史有很大關係,主要是同一家族,大家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甚至基因都是相近的,一旦一等親內有1人罹患這兩種癌症之一,自己罹病的機率就是其他人的兩倍,若父母親都有罹病的情況,那麼自己罹癌的機率就是其他人的四倍。因此家族病史不只是關係到患者個人,整個家族都會曝露在罹癌的高風險中,一旦家族中有這類病史,民眾最好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因為預防癌症的最好方法就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 Apr 25 Mon 2016 16:27
正確喝水
「沒事多喝水、多喝水沒事」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廣告詞,水真的喝越多越好,還是只是商人的行銷手法,一天到底應該喝多少水,怎麼喝才能喝得健康?相信許多人都只有模糊的概念,沒有確定的答案。
水是生命的泉源,人體內有60%到70%由水構成,影響著身體各項運作與循環,幾乎所有的化學作用都要靠水才能完成,消化系統分泌的消化酵素分解醣類、蛋白質需要有水才能發揮作用,新陳代謝後的廢物也需要跟著水才能排出體外,人體沒有食物可以撐10 天,沒有水卻3 天就死亡,由此可知水對我們的重要性與影響。
- Mar 17 Thu 2016 16:06
一定要看哦!! 你用對保鮮膜了嗎?
- Dec 18 Fri 2015 09:52
正常的飲酒量
首先,每個人應該先了解自己的身體一天最多能負荷多少酒精量,根據衛生署的飲酒健康資料,正常人的肝臟每天能處理的純酒精量為20~30cc,因此以一個體重七十公斤的人為例,每日的安全飲酒量相當於酒精濃度4.5%的台灣啤酒一瓶360cc、或10.5%葡萄酒的200cc、或50%高梁酒50cc;體重越輕,則負荷酒精的量也越少。
- Sep 24 Thu 2015 10:43
吃柚子『藥』小心
最近適逢柚子的產季,中秋節家家戶戶都會吃幾顆柚子應景,柚子固然肥美多汁、營養價值豐富,但美食佳餚同歡時,一不小心可能就讓藥物與柚子產生交互作用。尤其是有服用降血脂或心臟血管藥品的人更要注意,柚子與某些藥物會產生副作用,影響藥性。柚子與葡萄柚含有類黃酮,會抑制體內肝臟酵素,降低藥品於體內的正常代謝,而增加其藥效的副作用,建議用藥前要仔細看清楚,才能避免藥物副作用或毒性發生的機率。
而且被葡萄柚抑制的酵素需要三天後才會重新作用,所以就算是間隔數小時,也是無法避開此交互作用。因此,若在服用易被葡萄柚影響的藥品期間,建議避免食用葡萄柚,以降低不必要的藥物交互作用產生。
- Apr 28 Tue 2015 16:06
肝包油?油包肝?救救脂肪肝
- Feb 24 Tue 2015 16:16
如何預防諾羅病毒的傳染?
- Feb 05 Thu 2015 11:52
如何舒緩更年期的不適
- Dec 02 Tue 2014 09:21
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大腸癌)
- Nov 10 Mon 2014 15:20
請問曾經健康檢查,發現腸道有長息肉,要多久定期追蹤檢查呢?
- Sep 01 Mon 2014 16:48
牙齦出血!恐引起蜂窩性組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