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恙蟲病是由一種細菌「立克次氏體」所引起,立克次氏體主要存在於鼠類及恙螨體內,恙螨從卵到成蟲的各個發育過程,體內都保有具感染力的立克次氏體;恙蟎幼蟲會潛伏在野外草叢中,伺機攀附到動物或人類身上,當恙螨叮咬動物時,其唾液中的立克次氏體就會從叮咬處的傷口流入患者體內,引發感染。

多數被恙螨叮咬的患者,會在被咬的部位出現偏深色、不會疼痛的「焦痂」,是醫師診斷恙蟲病的主要依據之一;被咬後潛伏期約9至12天,患者會開始產生頭痛、咳嗽、發燒、盜汗、結膜充血、淋巴腺發腫大等症狀,而在發燒4至7天後,身體會逐漸冒出紅色斑狀丘疹,並擴散到四肢及頭臉。若未經治療,可能引發血壓驟降、休克、肺炎及心肌炎等併發症,致死率甚至高達6成。

恙蟲病並不會直接由人傳染給人,是經由感染立克次體的恙蟎叮咬人類時,立克次體透過叮咬部位的傷口進入人體而感染。恙蟎的動物宿主以鼠類為主,感染立克次體的恙蟎,於其四個發育階段(卵期、幼蟲期、若蟲期、成蟲期)均會保有立克次體,成為永久性感染。

預防方法

2. 在恙蟲病高風險地區活動時,可穿著浸潤有殺恙蟎藥劑(permethrin或benzyl benzoate)的衣物,皮膚裸露部位塗抹蚊蟲忌避劑/防蚊藥劑(含化學成份diethyltoluamide, DEET),並於活動結束後儘快沐浴換洗全部衣物。

4. 剷除雜草以消除恙蟎孳生地,尤其在住宅附近、道路兩旁以及田埂等草叢區域。

 

5. 封住居家周圍鼠洞及空隙以防止老鼠進入屋內,進行滅鼠工作避免鼠類孳生,以降低感染恙蟲病的機會。

台灣每年4月起恙蟲病病例會開始快速增加,7月時到達高峰,清明時節將至,民眾掃墓祭祖或至山區活動時,經常接觸到恙蟲孳生的草叢環境,疾病管制署提醒民眾可穿著淺色長袖衣褲、手套及長靴等保護性衣物,以避免被具傳染性的恙蟎附著叮咬,在恙蟲病高風險地區活動時,於衣物及皮膚裸露部位塗抹蚊蟲忌避劑/防蚊藥劑(含化學成份DEET),並於活動結束後儘快沐浴換洗全部衣物,以做好保護措施,避免感染恙蟲病。如有出現發燒、頭痛、出疹、淋巴結腫大或焦痂等疑似恙蟲病的症狀,疾管署呼籲民眾落實自我保護措施,如有出現疑似恙蟲病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活動史,或有無出入草叢等暴露史,以提供醫師臨床診斷之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川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