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退化性關節炎?
退化性關節炎、又稱為骨關節炎或老年性關節炎,與老化、體重過重、先天性關節結構不良、關節外傷等因素有關。退化性關節炎是老年人常見的骨科疾病之一,常發生於下肢關節例如髖關節及膝關節,這些關節在長期成重之下,軟骨下硬骨增長出骨刺,進而造成關節面狹窄、磨損﹙圖一﹚,使關節有疼痛、僵硬的現象。
退化性關節炎有什麼症狀?
1. 關節痛:早期症狀為鈍痛或痠痛,上下階梯疼痛加重;剛開始活動時疼痛加劇,活動持續一段時間疼痛會逐漸減輕,但活動過久又會加重。
2. 僵硬感:早上起床或久坐後較易有僵硬感,但時間小於30 分鐘。
3. 活動受限:上下階梯疼痛加重,休息後感覺關節僵硬,勞動過度或氣候變化均感膝痛加重,關節活動不靈活,繼而出現各種響聲,嚴重者可呈跛行,上下階梯困難,寸步難行,甚至連站立都很困難。
4. X-光檢查:骨關節炎的特徵包括關節面狹窄、變形、骨刺…等。
危險因子
1. 年齡:常發生於老年人或停經婦女。
2. 體重過重:會造成下肢關節的負擔。
3. 過去有骨折、膝部韌帶或半月板受傷的病史。
4. 長短腳:常併發於較長的腳。
5. 職業或運動傷害:需要經常走、站、登高或搬重物者。
6. 關節結構:中國人患膝關節退化較多,中國人先天性下肢彎曲程度比外國人多出兩至三度,出現「O型」下肢的人較多,故此中國人膝關節的軟骨組織容易出現磨損。
治療原則
1. 預防勝於治療
保護關節 減輕關節受力最重要,例如減輕體重、減少上下樓梯 或爬山、走動或站 立的時間不要太久,及盡量不要用跪、盤腳或蹲著的姿勢。
增強關節附近肌肉的力量 至少每天有一次約 20 分鐘的適度運動,如健走,以增加腿部肌力,嚴重者宜考慮作水中運動如游泳。
2. 復健治療
熱療 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放鬆肌肉
電療 解除疼痛、放鬆肌肉
運動治療 矯正牽拉運動與肌力強化運動
3. 藥物治療
內服:非類固醇性消炎止痛劑、肌肉鬆弛劑;外用:藥膏、貼布、噴劑。
4. 補充療法--葡萄糖胺(Glucosamine):
研究上發現葡萄糖胺可刺激關節內軟骨細胞合成醣蛋白,而且也有消炎止痛的效果,但是卻沒有非類固醇抗炎藥的副作用,大部分的患者也都反應良好。
5. 注射療法
近年來,在國內逐漸推廣的「玻尿酸關節內注射療法」,就是將「玻尿酸」注射至膝關節腔之後,作用就像替生鏽的齒輪加上潤滑油(也就是「針油」 ),能夠增加潤滑,抑制軟骨持續磨損惡化,並且延緩置換人工關節的時間。
6. 輔具使用
適當的輔助工具,例如護膝、手杖等都可藉以減輕關節負荷。
磨損的膝關節軟骨
圖一
板橋 大鈞診所復健科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