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您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在一陣激烈的運動過後(例如打籃球或是爬山)或是上樓梯、負重之後,隔天早上起來竟發現膝蓋內側疼痛不已,甚至無法彎曲或活動?如果有,那可能是罹患了膝部滑囊炎。


  在人體全身上下有超過一百五十個滑囊,它們通常是小的,內含滑液的囊狀構造,分佈在骨頭和肌肉或肌腱之間,或身體表面經常會摩擦到的地方,或肌腱通過骨頭突起處,例如肩膀、手肘、臀部和膝蓋等,它們對於附近可能的碰撞和壓力提供了潤滑緩衝的功用。而在膝蓋附近的滑囊主要分布在:膝蓋骨上、膝蓋骨肌腱下、膝蓋骨肌腱上、膝蓋後方膕窩部分,以及脛骨和腓骨接近膝關節附近。另外有一組滑囊是和膝關節本身相連結。


  一般在關節受傷或過度、不當使用後,在滑囊附近會有紅、腫、痛,以及關節活動度受限、壓迫患處時會疼痛等症狀,部分患者甚至會有關節活動時發生特殊聲音的情形。這種疼痛往往在早上起床時最為明顯,經過活動或稍微舒動關節後就會緩解一點,但是在過了一天之後,如下班後或晚上休息前疼痛又會出現,而常常使得患者整天提心吊膽,並且不敢從事較激烈的活動。如此反反覆覆的發生又緩解的疼痛,往往也是病患忌諱就醫或是求醫無門的最主要原因。因為就診時可能不太疼痛,但是卻會在某些時刻又莫名其妙的疼痛起來。


  造成滑囊發炎的情形有很多種,通常以外傷引起的最為常見,像是突然增加活動量(例如在平常坐整天辦公室的上班族,周末去爬山或長跑、打籃球等),或是感染(如感冒或發燒後)、痛風(尿酸的堆積),或是其他全身性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有時也會引起滑囊發炎。


  其實在復健科門診中,一般復健科醫師都會先為病患找出正確的病因,包括詳細的理學檢查評估發炎附近相關組織的穩定度,以及配合X光檢查和軟組織超音波檢查,以找出正確的病灶所在,因為滑囊炎本身的正確位置固然重要,但是找出發炎背後骨骼肌肉組織的不穩定度,並且加以矯正,才是永遠解除滑囊炎的根本之道。


  一般醫師會建議病患服用適當的消炎劑,並且接受醫師指導進行正確的姿勢和運動矯正治療,加上使用適當的輔具及護木,而較嚴重的病患則建議加上超音波導引下抽吸出發炎液體,和局部消炎藥物的注射。另外復健科醫師也會開立物理治療,如短波、干擾波以及低能量雷射等以幫助病患恢復。


  總之,滑囊炎並不可怕,只要找出正確的致病原因並加以矯正,加上正確的治療,就可以揮別這個惱人的疾病了。(本文作者為嘉義長庚紀念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川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